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 2022-02-20 20:46:01
	九.于
	
	  1.(介詞)介紹動(dòng)作行為發(fā)生的時(shí)間、處所
	
	 、倏勺g為"在"
	
	  嘗射于家圃。
	
	 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。--《賣油翁》
	
	  求二石獸于水中
	
	  湮于沙上
	
	  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
	
	  如其言,果得于數(shù)里外
	
	  山門圮于河--《河中石獸》
	
	 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--《論語》
	
	  于舅家見之,十二三矣。--《傷仲永》
	
	  于廳事之東北角。--《口技》
	
	 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。--《口技》
	
	  其一犬坐于前。--《狼》
	
	  貨惡其棄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。(第一個(gè)"于")
	
	  --《大道之行也》
	
	  相與步于中庭。--《記承天寺夜游》
	
	  并有乘騎弄旗標(biāo)槍舞刀于水面者。--《觀潮》
	
	  出沒于鯨波萬仞中。--《觀潮》
	
	  祇辱于奴隸人之手,駢死于槽櫪之間,不以千里稱也。--《馬說》
	
	 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。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遷客騷人,多會(huì)于此。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。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于是冰皮始解。--《滿井游記》
	
	  欲信大義于天下。--《隆中對(duì)》
	
	  試用于昔日。/躬耕于南陽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,忠志之士往身于外者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,征于色發(fā)于聲而后喻。
	
	  --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
	
	  搜于國中三日三夜。/于是鴟得腐鼠。--《惠子相梁》
	
	 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--《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》
	
	  公與之乘,戰(zhàn)于長勺。--《曹劌論戰(zhàn)》
	
	  此所謂戰(zhàn)勝于朝廷。--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
	
	 、诳勺g為"到"。
	
	  飲于河、渭;河、渭不足。--《夸父逐日》
	
	 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。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倉鷹擊于殿上。/何至于此!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遂用猖蹶,至于今日。--《隆中對(duì)》
	
	 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。/還于舊都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。--《公輸》
	
	  皆朝于齊。--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
	
	  指通豫南,達(dá)于漢陰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箕畚運(yùn)于渤海之尾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、劭勺g為"從"。
	
	 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。--《大道之行》
	
	  見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。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休祲降于天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子墨子聞之,起于魯。--《公輸》
	
	  舜發(fā)于畎畝之中,傅說舉于版筑之間。--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
	
	  夫鹓鵮發(fā)于南海。--《惠子相梁》
	
	  2.(介詞)介紹動(dòng)作行為產(chǎn)生的原因,可譯為"因""因?yàn)?quot;
	
	 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。--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
	  3.(介詞)介紹動(dòng)作行為涉及的對(duì)象
	
	 、倏勺g為"向"。
	
	  日扳仲永環(huán)謁于邑人。--《傷仲永》
	
	 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。--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	
	  而飛于北海。--《惠子相梁》
	
	  客之美我者,欲有求于我也。--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
	
	  告之于帝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胡不見我于王?--《公輸》
	
	 、诳勺g為"給"。
	
	  請(qǐng)廣于君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欲報(bào)之于陛下也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。--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
	
	  ③可譯為"對(duì)""對(duì)于"。
	
	 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恒、靈也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萬鐘于我何加焉?--《魚我所欲也》
	
	  不戚戚于貧賤,不汲汲于富貴。--《五柳先生傳》
	
	 、芸勺g為"與""跟""通"。
	
	  每自比于管仲、樂毅。--《隆中對(duì)》
	
	  曹操比于袁紹,則名微而眾寡。--《隆中對(duì)》
	
	  4.(介詞)介紹動(dòng)作行為的主動(dòng)者,可譯為"被""從"
	
	 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。--《傷仲永》
	
	  5.(介詞)表示比較,可譯為"比"
	
	  其受之天也,賢于材人遠(yuǎn)矣。--《傷仲永》
	
	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惡有甚于死者。--《魚我所欲也》
	
	  6.(連詞)至于,表示提起相關(guān)的另一件事
	
	  至于夏水襄陵,嚴(yán)溯阻絕。--《三峽》
	
	  至于負(fù)者歌于途。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至于斟酌損益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十.諸
	
	  1.(形容詞)眾,各個(gè)
	
	  其西南諸峰,林壑尤美。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諸郡縣苦秦吏者。--《陳涉世家》
	
	  2.(兼詞)相當(dāng)于"之于"
	
	  投諸渤海之尾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3.諸侯,古代分封的各國國君
	
	  挾天子而令諸侯。--《隆中對(duì)》
	
	  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4.人名中的字
	
	  夫?qū)VT之刺王僚也,彗星襲月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5.姓中的字
	
	  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。--《陋室銘》
	
	  十一。與
	
	  一、讀作yǔ時(shí)
	
	  1.(動(dòng)詞)給,給予
	
	  東風(fēng)不與周郎便,銅雀春深鎖二喬。--《赤壁》
	
	  呼爾而與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爾而與之,乞人不屑也。--《魚我所欲也》
	  2.(連詞)和,及(注:連詞前后的幾個(gè)事物為并列關(guān)系,順序可以顛倒)
	
	  天與云與山與水,上下一白。--《湖心亭看雪》
	
	 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。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陳涉少時(shí),嘗與人傭耕。--《陳涉世家》
	
	  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。--《公輸》
	
	 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--《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》
	
	  中軍置酒飲歸客,胡琴琵琶與羌笛。--《白雪歌松武判官歸京》
	
	  吾與汝畢力平險(xiǎn)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?--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
	
	  3.(介詞)跟,通
	
	 。ㄗⅲ航樵~前后的幾個(gè)事物不構(gòu)成并列關(guān)系,順序也常常不可顛倒)
	
	 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--《論語》
	
	 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。--《山市》
	
	  夸父與日逐走。--《夸父逐日》
	
	  與兒女講論文義。--《詠雪》
	
	  陳太丘與友期行。--《陳太丘與友期》
	
	  與蒙論議。--《孫權(quán)勸學(xué)》
	
	  神情與蘇、黃不屑。--《核舟記》
	
	  遂與外人間隔。--《桃花源記》
	
	  天明登前途,獨(dú)與老翁別。--《石壕吏》
	
	  念無與為樂者。--《記承天寺夜游》
	
	 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。--《馬說》
	
	 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。--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	
	  似與游者相樂。--《小石潭記》
	
	  微斯人,吾誰與歸?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而此地適與余近。--《滿井游記》
	
	  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。--《隆中對(duì)》
	
	  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與桓、靈也--《出師表》
	
	  公與之乘,戰(zhàn)于長勺。--《曹劌論戰(zhàn)》
	
	 。ū疚挠珊唵纬踔猩鷍d100cz整理)
	
	  4.(副詞)相伴,一起
	
	  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--《飲酒》
	
	  二、讀作yú時(shí)
	
	  5.通"歟",表疑問
	
	  而君逆寡人者,輕寡人與?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所識(shí)窮乏者得我與?--《魚我所欲也》
	
	  三、讀作yù時(shí)
	
	  6.(動(dòng)詞)欣賞
	
	  未復(fù)有能與其者?--《答謝中書書》
	
	  四、讀作jǔ時(shí)
	
	  7.(動(dòng)詞)通"舉",選拔
	
	  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。--《大道之行也》
	
	  十二。則
	
	  1.(副詞)乃,就是。用以加強(qiáng)肯定語氣
	
	 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。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至于斟酌損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,祎、允之任也。--《出師表》
	  2.(副詞)表示順承,可譯為"就"
	
	  學(xué)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(xué)則殆。--《論語》
	
	  日中不至,則是無信;對(duì)子罵父,則是無禮。  --《陳太丘與友期》
	
	  則右刻"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"--《核舟記》
	
	  其船背稍夷,則題名其上。--《核舟記》
	
	  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--《陋室銘》
	
	  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。--《觀潮》
	
	  春冬之時(shí),則素湍綠潭。--《三峽》
	
	  俟其欣悅,則又請(qǐng)焉。--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	
	  則有去國懷鄉(xiāng)。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。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作則飛沙走礫。--《滿井游記》
	
	  不效,則治臣之罪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。
	
	  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--《魚我所欲也》
	
	  可以一戰(zhàn),戰(zhàn)則請(qǐng)從。--《曹劌論戰(zhàn)》
	
	  相當(dāng)于"那么"。
	
	  然則天下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者多矣----《河中石獸》
	
	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?
	
	  --《魚我所欲也》
	
	  然則何時(shí)而樂耶?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則漢室之隆,可計(jì)日而待也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3.(副詞)表示轉(zhuǎn)折,相當(dāng)于"卻"
	
	  余則蘊(yùn)袍敝衣處其間。--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	
	 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,萬鐘于我何加焉!--《魚我所欲也》
	
	  4.(連詞)表示假設(shè),想防御"如果"
	
	  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恒亡。
	
	  --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
	
	  5.(連詞)表示讓步,想防御"倒是"
	
	  曹操比于袁紹,則名微而眾寡。--《隆中對(duì)》
	
	  6.(助詞)無意義
	
	  蟬則千轉(zhuǎn)不窮,猿則百叫無絕。--《與朱元思書》
歡迎使用手機(jī)、平板等移動(dòng)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(diǎn)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