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屠(屠戶)晚歸,擔(dān)中肉盡,止(僅,只)有剩骨。途中兩狼,綴行甚遠(yuǎn)(緊跟著走了很遠(yuǎn)。綴,連接,緊跟)。屠懼,投以骨(把骨頭投給狼)。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從(跟從)。復(fù)投之,后狼止而前狼又至。骨已盡矣。而兩狼之并驅(qū)如故(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。并,一起。驅(qū),追隨、追趕。如故,跟原來一樣。)。
	 
	  屠大窘(處境困迫,為難),恐前后受其敵(遭受它的攻擊)。顧(看,視)野有麥場,場主積薪(堆積柴草。)其中,苫蔽成丘(覆蓋成小山一樣。苫蔽,覆蓋、遮蓋。)。屠乃奔倚其下,弛(解除,卸下。)擔(dān)持刀。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(瞪眼朝著屠戶。眈眈,兇狠注視的樣子。)。
	 
	  少時(shí)(一會兒。),一狼徑去(徑直離開。徑,徑直。),其一犬坐于前(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。犬,像狗似的。)。久之(時(shí)間長了。),目似瞑(閉上眼睛。),意暇甚(神情很悠閑。意,神情,態(tài)度。暇,從容,悠閑。)。屠暴(突然。)起,以刀劈狼首,又?jǐn)?shù)刀斃之。方欲行,轉(zhuǎn)視積薪后,一狼洞(洞穴,這里用作動詞,指打洞。)其中,意將隧入(從通道進(jìn)入。隧,通道,這里用作狀語,“從通道”的意思。)以攻其后也。身已半入,止露尻(屁股)尾。屠自后斷其股,亦斃之。乃悟前狼假寐(假裝睡覺。寐,睡覺。),蓋(表示推測,大概,原來是。)以誘敵。
	 
	  狼亦黠(狡猾。)矣,而頃刻(一會兒。)兩斃,禽獸之變詐幾何哉(禽獸的狡詐手段能有多少啊。變詐,巧變詭詐。幾何,多少,意思是能有多少。)?止增笑耳(只是增加笑料罷了。)。
	 
	  一、填空。
	 
	  1、《狼》選自______     __,作者是___朝________,字      ,別號        。
	 
	  2、郭沫若對聊齋志異的評價(jià)是“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”。
	 
	  3、本文按照屠戶   、懼狼、御狼、殺狼的順序敘事,從“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從”等行為和“      ”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,這個故事更表現(xiàn)了屠戶的          。
	 
	  二、選擇題
	 
	  1、選出對課文內(nèi)容理解正確的一項(xiàng)。(     )
	 
	  A.文章主要告訴我們,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,我們先作讓步,如果其得寸進(jìn)尺,貪得無厭,就應(yīng)該勇敢地進(jìn)行斗爭。
	 
	  B.文章的基本情節(jié)依次是:遇狼——御狼——懼狼——殺狼。
	 
	  C.“投以骨”和“復(fù)投之”表現(xiàn)了屠戶對狼的憐憫和抱希望。
	 
	  D.“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”和“一狼徑去,其一犬坐于前”表現(xiàn)了狼的狡猾。
	 
	  2、對下列句子朗讀節(jié)奏劃分正確的一項(xiàng)是(    )
	 
	  A.其一犬/坐于前   B.其一/犬坐于前   C.其/一犬坐于前   D.其一犬坐/于前
	 
	  3、選出對課文內(nèi)容理解正確的一項(xiàng)。(      )
	 
	  A.文章主要告訴我們,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,我們先作讓步,如果其得寸進(jìn)尺,貪得無厭,就應(yīng)該勇敢地進(jìn)行斗爭。
	 
	  B.文章的基本情節(jié)依次是:遇狼——御狼——懼狼——殺狼。
	 
	  C.“投以骨”和“復(fù)投之”表現(xiàn)了屠戶對狼的憐憫和抱希望。
	 
	  D.“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”和“一狼徑去,其一犬坐于前”表現(xiàn)了狼的狡猾。
	 
	  4、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,刺貪刺虐入木三分”此聯(lián)是郭沫若寫給誰的故居的?(     )
	 
	  A、老舍故居   B、吳承恩故居    C、蒲松齡故居    D、曹雪芹故居
	 
	  5、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(xiàng)。(      )
	 
	  A.《聊齋志異》是清代蒲松齡寫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,“志”是記的意思,“異”是指奇異的事,多為鬼狐的故事。
	 
	  B.“暴起”“劈”“轉(zhuǎn)視”“斷”等動詞表現(xiàn)了屠戶勇敢機(jī)智的斗爭精神。
	 
	  C.本文故事情節(jié)生動曲折,語言簡練,主要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了屠戶和狼的形象,給人以深刻的啟發(fā)。
	 
	  D.最后一段以議論為主,點(diǎn)明了全文的主旨,包含著諷刺的味道。
	 
	  三、理解題
	 
	  1、在與狼的較量中,“屠戶”的心理和行動前后發(fā)生了怎樣的變化?
	 
	  2、概括狼的形象,并說說這則故事諷喻了什么?
	 
	  3、從文中找出點(diǎn)明故事主題的句子,并用現(xiàn)代漢語說說它的意思。
	 
	  句子:
	 
	  意思:
	 
	  4、寫出兩個帶“狼”字的成語:
	 
	  5、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內(nèi)容,有什么作用?
	 
	  6、“復(fù)投”體現(xiàn)了屠戶怎樣的心理?
	 
	  7、屠戶是從什么時(shí)候開始認(rèn)識到狼的貪婪兇殘的本性,并做好了搏斗的準(zhǔn)備?
	 
	  8、從文中找出一處相互呼應(yīng)的句子寫下來。
	 
	  9、 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表達(dá)方式,有什么作用?
	 
	  10、屠戶是個怎樣的人?文章是怎樣刻畫這一形象的?
	 
	  11、這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?
	 
	  答案
	 
	  1、《聊齋志異》清朝蒲松齡 字留仙  別號柳泉居士
	 
	  2、寫鬼寫妖高人一等,刺貪刺虐入骨三分
	 
	  3、遇狼   目似瞑,意暇甚。 機(jī)智、勇敢
	 
	  二、選擇1、 D      2、B       3、D      4、C    5、C
	 
	  三、理解題
	 
	  1、①開始屠戶很害怕,存有僥幸心理,給狼扔了兩塊骨頭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趕;
	 
	 、诤髞硗缿翩(zhèn)定下來,丟掉幻想準(zhǔn)備抵抗,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,拿起屠刀;
	 
	  ③最后屠戶堅(jiān)定決心,勇敢斗爭,跳起來,連砍幾刀殺死了一只狼,又砍斷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殺死了它。
	 
	  2、狼的形象:貪婪、狡詐、兇狠;這則故事諷喻:①像狼一樣的惡人,不管耍怎樣的花招,總是要被識破的。②只要敢于斗爭,善于斗爭,就一定能取得勝利。
	 
	  3、禽獸之變詐幾何哉?止增笑耳。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?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。
	 
	  4、狼子野心  引狼入室  狼吞虎咽  狼狽為奸
	 
	  5、交代了屠戶賣完肉在回家路上被二只狼緊追不舍的情景。作用:①寫出了屠戶危險(xiǎn)的處境;②渲染了緊張的氣氛;③為后文故事的發(fā)展做鋪墊。
	 
	  6、體現(xiàn)了屠戶抱有僥幸心理,對狼一再妥協(xié)退讓。
	 
	  7、屠乃奔倚其下,弛擔(dān)持刀。
	 
	  8、“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”與“乃悟前狼假寐,蓋以誘敵”
	 
	  9、議論,表達(dá)了作者對所寫事情的看法,既是對狼的下場的嘲諷,也是對屠戶勇敢、機(jī)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(yáng)。畫龍點(diǎn)睛,提示了文章的主題。
	 
	  10、屠戶初怯懦,膽小,妥協(xié),退讓,當(dāng)認(rèn)識到狼的本性后變得勇敢、機(jī)智。
	 
	  主要用動作描寫和少量心理描寫來刻畫屠戶的。
	 
	  11、這則故事告訴我們,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,不要妥協(xié)退讓、心存幻想,要敢于斗爭、善于斗爭。
		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
	   歡迎使用手機(jī)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(diǎn)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