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理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18-11-01 11:12:12
	    一.而
	
	  一、連詞
	
	  1、表示并列關(guān)系的連詞,可譯為"又""而且""也"等,有時也可不譯。
	
	 、贉毓识,可以為師矣。(《<論語>十則》)
	
	 、谥卸牍诙圜渍邽闁|坡,(《核舟記》)
	
	  2、表示承接關(guān)系的連詞,譯作"然后""就"
	
	  ①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,不亦說乎?(《<論語>十則》)
	
	 、谖緞νΓ瑥V起,奪而殺尉。(《陳涉世家》)
	
	  3、表示轉(zhuǎn)折關(guān)系的連詞,譯作"但是""然而""卻""可是"。
	
	 、偃瞬恢粦C,不亦君子乎?(《<論語>十則》)
	
	 、谟瑾殣凵徶鲇倌喽蝗荆鍧i而不妖……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。(《愛蓮說》)
	
	 、矍Ю锺R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(《馬說》)
	
	  4、表示遞進關(guān)系的連詞。譯作"而且""并且"或不譯。
	
	  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曰醉翁也。(《醉翁亭記》)
	
	  5、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,可譯為"地""著"或不譯。
	
	 、俸忧芹判Χ怪。(《愚公移山》)
	
	  ②睨之,久而不去。(《賣油翁》)
	
	  6、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的連詞,譯作"因此""所以""因而"。
	
	  釀泉為酒,泉香而酒洌。(《醉翁亭記》)
	
	  7、表目的相當(dāng)于現(xiàn)代漢語里的"來"。
	
	 、僖鈱⑺砣胍怨テ浜笠病(《狼》)
	
	 、诒菹乱嘁俗灾\,以咨諏善道。(《出師表》)
	
	 、酃蕿橹f,以俟夫人觀人風(fēng)者得焉。(《捕蛇者說》)
	
	 、苷\直開張圣聽,以光先帝遺德,恢弘志士之氣。(《出師表》)
	
	  8、表結(jié)果,可譯作"以至""因而"。
	
	  ①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,以塞忠諫之路也。(《出師表》)
	
	  9、表并列或承接,因果關(guān)系,屬予作文以記之。
	
	  二.焉:
	
	  1.兼詞,相當(dāng)于"于之"、"于此"、"于彼"。例:
	
	 、偃诵,必有我?guī)熝。(焉:在其中?-《論語》
	
	 、谏介T圮于河,二石獸并沉焉--《河中石獸》
	
	 、鄄粡(fù)出焉。(焉:從這里。)--《桃花源記》
	
	  2.疑問代詞,哪里,怎么。例:
	
	 、偾已芍猛潦?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三.且
	
	  1.(副詞)將近;幾乎。年且九十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2.(副詞)表讓步,尚且
	
	 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。--《馬說》
	
	  3.(副詞)表遞進,況且
	
	  且壯士不死即已--《陳涉世家》
	
	  且為眾人。--《傷仲永》
	
	  且秦滅韓亡魏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四.然
	
	  1.(代詞)這樣,那樣
	
	  然則天下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者多矣--《河中石獸》
	
	  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。--《馬說》
	
	  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。/然則何時而樂耶?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謂為信然。--《隆中對》
	
	  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闕漏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。--《公輸》
	
	  人恒過然后能改。--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
	
	 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。--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
	
	  2.(形容詞)是的,對的
	
	  吳廣以為然。--《陳涉世家》
	
	  3.(助詞)作詞尾,表狀態(tài),相當(dāng)于"……的樣子",也可以不譯
	
	  公欣然曰:"白雪紛紛何所似?"--《詠雪》
	
	  滿坐寂然,無敢嘩者。--《口技》
	
	  忽然撫尺一下,群響畢絕。--《口技》
	
	  復(fù)行數(shù)十步,豁然開朗/屋舍儼然。--《桃花源記》
	
	  黃發(fā)垂髫,并怡然自樂/聞之,欣然規(guī)往--《桃花源記》
	
	  其人視端容寂,若聽茶聲然。--《核舟記》
	
	  欣然起行。--《記承天寺夜游》
	
	  每有會意,便欣然忘食。--《五柳先生傳》
	
	  左佩刀,右備容臭,燁然若神人。--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	
	  佁然不動,俶爾遠逝。--《小石潭記》
	
	  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。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/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雜然而前陳者/頹然乎其間者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者。--《滿井游記》
	
	  娟然如拭/悠然自得--《滿井游記》
	
	  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--《飲酒》
	
	  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劍四顧心茫然。--《行路難》
	
	  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。--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
	
	  秦王怫然怒。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雜然相許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4.(連詞)然而,但是
	
	 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,而不知人之樂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。--《出師表》
	
	  然胡不已乎?--《公輸》
	
	  然而不勝者,是天時不如地利也。--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
	
	  五.若
	
	  1.(動詞)像,好像
	
	 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,云歸而巖穴暝,晦明變化者,山間之朝暮也.--《醉翁亭記》
	
	  萬里赴戎機,關(guān)山度若飛。--《木蘭詩》
	
	  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--《桃花源記》
	
	  右手攀石趾,若嘯呼狀。--《核舟記》
	
	  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。--《與朱元思書》
	
	  左佩刀,右備容臭,燁然若神人。--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	
	  皆若空游無所依。--《小石潭記》
	
	  一望空闊,若脫籠之鵠。--《滿井游記》
	
	  令初下,群臣進諫,門庭若市。--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
	
	  若夫淫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(fēng)怒號,逐浪排空。--《岳陽樓記》
	
	  2.(動詞)及,比得上
	
	  未若柳絮因風(fēng)起。--《詠雪》
	
	  以中有足樂者,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。--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	
	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。--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
	
	  汝心之固,固不可徹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--《愚公移山》
	
	  3.(代詞)你
	
	  庸者笑而應(yīng)曰:"若為傭耕,何富貴也?--《陳涉世家》
	
	  4.(代詞)此,這樣的
	
	 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?--《五柳先生傳》
	
	  5.(連詞)假如,如果
	
	  從今若許閑乘月,拄杖無時夜叩門。--《游山西村》
	
	  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縞素。
	
	  --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	
	  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。
	
	  --《出師表》
	
	  6.(助詞)用于詞尾,可譯為"……一樣"
	
	  舍其粱肉,鄰有糟糠而欲竊之--此為何若人?
	
	  --《公輸》
	相關(guān)推薦:初中語文文言文常用詞語總結(jié)匯總
	 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